2002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奖人名录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16 19:44

2002年度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奖人名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进行严格评审,结果由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议,科技部审核,经国务院批准,授予德国科学家诺伯特·昂格特、法国罗伯特·迪盖特博士、美国物理学家约瑟夫·汉密尔顿、美国曹韵贞教授、日本科学家平野敏右5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诺伯特·昂格特

 

德国

 

罗伯特·迪盖特

 

法国

 

约瑟夫·汉密尔顿

 

美国

 

曹韵贞

 

美国

 

平野敏右

 

日本

 

 




诺伯特·昂格特    德 国

    诺伯特·昂格特,男,1940年生,德国籍。现任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GSI)副主任,欧洲核子中心(CERN)氧/硫注入器项目首席科学家等职。
    自1980年以来,他先后邀请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我国科技人员去德国重粒子研究中心工作、访问和进修,帮助我国培养加速器事业的骨干人才。
    重离子加速器建设是涉及多学科专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作为GSI加速器系统的总负责人,昂格特博士发挥其综合协调作用,在加速器技术领域与中方开展长期的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帮助我国建造重离子加速器及技术改进和升级。
    根据国际重离子加速器技术发展趋势和开展原子核物理前沿领域研究的实际需要,2000年,我国决定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上续建电子冷却储存环(CSR)重大科学工程。CSR是国家"九五"计划中投资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科学工程,涉及电子冷却等国际先进技术。昂格特博士与来自德国、日本、俄罗斯、瑞典等国的著名加速器专家受聘组成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大科学工程国际顾问委员会",并担任顾问委员会主任。 围绕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CSR)的预研和建设,他邀请了我国数十位科技人员去德国学习,参加合作研究,积累经验。同时,他还先后五次派专家小组来华,解决CSR设计和工程技术中的关键问题。

罗伯特·迪盖特    法 国

    罗伯特·迪盖特,男,1927年生,法国籍。1987年退休后加入法国高级工程师退休协会,现任美国化学学会会员。
    用"挤出法" 制造PVB胶片是目前世界上的先进生产工艺,我国长期处于摸索阶段。1992年,迪盖特博士来中国进行技术指导,后受聘为某企业PVB树脂和胶片生产的高级顾问、总工程师。迪盖特博士与技术人员合作,共同设计开发出一次成型单色模头和彩色共挤模块,有效地降低了PVB胶片的生产成本,增加了产量、提高了质量,产品符合安全玻璃的加工要求,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认证。同时,他还帮助我国成功地研制出专用型PVA树脂及PVB专用增塑剂。我国因此成功地在天津建成了PVB胶片生产基地,实现了产品的国产化,其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同行水平,自动化程度达到国际同行业领先水平,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他积极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锻炼和培养了我国PVB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他的影响下,法国先后有近10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自愿、无偿地来中国参与生产装置的建设和调试。

约瑟夫·汉密尔顿    美 国

    约瑟夫·汉密尔顿,男,1932年生,美国籍,著名物理学家,现任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名誉教授。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汉密尔顿一直同我国核物理学界保持长期合作,对促进我国核科学基础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
    20多年来,他与数十名中国科学家进行合作交流,在远离稳定线原子核,原子核高自旋态核结构和裂变过程等前沿领域研究中取得获得国际学术界公认的丰硕成果:在A=70区发现多重带结构和超形变,提出了壳隙加强的理论,被认为是壳模型理论的重要进展之一;关于远离稳定线核的开创性研究,发现与解释了复杂核中的形状共存,被评价为原子核形状研究的里程碑;在丰中子核高自旋核结构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并对原子核裂变过程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与我国科学家合作,在国际重要科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82篇,在国际会议上作了70余次学术报告。
    这些合作交流,同时促进了我国在核科学前沿领域的研究。我国科学家在A=80,130,160,190区以及丰中子核区高自旋态核结构研究中已获重要进展,在A>170重丰中子新核素合成和研究实现突破,获得多项国内外奖励。同时,汉米尔顿教授重视科技人员的培养。他从1980年起就开始培养我国的研究生,在汉米尔顿教授指导下,一些研究生已成为我国有关领域的研究骨干。
    此外,汉米尔顿教授对我国核科学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发起和组织了多项国际学术会议,对提高我国核科学基础研究的水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曹韵贞    美 国

    曹韵贞, 女,1941年生,美国籍。现任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NCAIDS)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艾滋病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研究员。
    她为我国防治艾滋病的科学研究、临床治疗、技术队伍培训、国际合作、宣传教育等众多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她全力促成中美两国防治艾滋病高层专家互访,积极为我国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争取到资金和药物支持;努力推广她所发明的非侵入性诊断艾滋病毒的新技术--尿液 HIV抗体检测。
    她率先在我国启动和扩展了高效逆转录病毒的临床治疗(HAART),探索我国艾滋病"最佳药物治疗方案",在全国HIV感染的重点城市设立临床治疗点,使我国HIV/AIDS规范化治疗从无到有,由点到面,形成体系。她积极提倡预防,首先在我国开展了HIV-1母婴传播的预防与阻断,并在利用中药治疗艾滋病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她积极培训该领域的人才。近4年来,在全国各地举办24期培训班,派遣年轻科研人员、临床医生前往美国、泰国等地学习。她注意总结多年临床治疗的经验,出版了《HIV临床治疗和护理》,为WHO起草了"关于抗HIV/AIDS的传统疗法和草药疗效评估标准的建议书"及临床观察计划书等。


平野敏右    日 本

    平野敏右,男,1939年生,日本籍。现任国际火灾安全科学学会主席、日本火灾科学与工程学会主席等职,是国际火灾与燃烧学术界有重要影响的学者。
    自1986年以来,他30多次访问我国,系统地向我国科技人员介绍国际火灾科学和安全工程的现状、成果、学术思想和发展方向,在我国建设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创建了火灾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他先后以讲学、合作研究等方式协助我国进行人才培养。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日本东京大学的长期合作方式,进行中日双方的科技合作交流,为"中日重点大学群学术交流项目"做了大量的筹划和组织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以日方项目合作委员长和著名教授的身份,在培训我国科技人才、组织中日学者互访与交流合作等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